邬 健 涂晓霞
近日,记者从江西检验检疫局获悉,江西局去年共签发原产地证书85993份,签证金额47亿美元,同比增长173%和160%,签证量居中部六省之首。其中,签发中国-东盟自贸区优惠原产地证书9580份,签证金额5.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5%和57%。江西企业据此可以享受减免进口国关税约2.35亿美元,堪称“一纸抵千金”。随着“纸黄金”利用率的大幅提升,国外“退证查询”等新的技术性贸易措施频频出现,应引起相关企业高度重视。
享受优惠政策红利
自由贸易区优惠政策是我国与有关国家和组织艰苦谈判的结果,目的是通过减免关税来降低贸易各方的成本,实现互惠互利。因此,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签发的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书被称为国际贸易中的“纸黄金”,是出口货物在进口国享受关税优惠的重要书面凭证。江西局通过加大原产地优惠政策宣传,实行签证便利化,使江西出口企业了解并使用这些优惠政策,享受减免进口国关税的红利。
退证查询存在风险
根据中国-东盟自贸区原产地规则操作程序的相关规定,进口国海关可以请求对原产地证书的真实性、涉及产品相关信息的准确性等进行追溯核查。近两年来,印度尼西亚海关以各种理由对我国签发的中国-东盟优惠原产地证书频繁实施退证查询。2014年,江西局共受理国外退证查询27次,涉及原产地证书29份,涉及货值189万美元。其中,查询国家为印度尼西亚的27份,占查询总量的93%。涉及产品主要为烟花、节能灯零件、除湿机和空调等。退证理由包括原产地标准质疑、签名印章质疑、发票质疑等。
按照协定,为保护出口企业的经济利益不受损害,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收到查询函后,有义务对来函进行认真分析,联系相关企业进行退证调查,尽快对印尼海关进行实事求是的回复。查询过程中,检验检疫部门发现,有些是正常的业务调查,有些存在贸易保护的陷阱。在等待核查期间,有些企业不堪高昂的滞港费用,向印尼海关缴纳“保证金”,以便货物顺利放行。
出口企业应积极应对
印尼退证查询猛增,直接损害企业的经济利益;同时,也影响了部分企业申领证书的积极性。究其原因,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技术性贸易措施日益严格。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进程的推进,我国对印尼出口增幅显著,印尼建立了严格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二是双方对签订的原产地规则在理解上存在差异。印尼海关认为必须在品名描述栏内标注每个产品的型号、生产厂家名称等,而在实际签证过程中,发货人出于保护商业机密的需要,并不愿意填写相关详细信息;三是部分企业在申领过程中存在不诚信行为,如虚报进口成分和产品货值等。
江西局提醒出口企业,要加强对自贸区原产地规则及政策的了解,减少退证风险,如货物描述应尽量具体、准确,避免使用含糊笼统的包装名称。其次,如实申报相关信息,确保签证内容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对含有进口成分的产品,应如实填写相应的原产地标准。第三,建立产品追溯调查体系,对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生产工序等建立可追溯档案,以便配合签证机构第一时间开展退证调查,降低直接经济损失。此外,企业还应加强与签证机构的联系,及时关注最新信息,掌握政策动态,以确保证书符合签证要求、顺利享受到关税优惠,维护“中国制造”在国际市场的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