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蓝领”摇身变“白领”
驻粤记者 龙巍 通讯员 李鸿斌 黄永安 贾行浩
日前,广州港集团在南沙港集装箱三期码头作业现场举行集装箱智能视频理货系统项目启用仪式,标志当今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集装箱理货技术在广州港最新的集装箱码头投入使用,助推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集装箱智能视频理货系统项目是广州港建设绿色循环低碳示范港口的重点项目之一,由广州港集团及下属广州外轮理货有限公司联合海康威视公司等单位开展技术攻关,运用先进的现场电视摄像、图像识别和大数据处理技术,成功实现了集装箱的智能识别和理货。项目投资金额为1112万元,集团及属下广州外轮理货有限公司拥有全部知识产权。
据悉,该项目立项于2013年7月,在广州港最新的集装箱码头的投入使用,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人工站立在码头、船边、船上风吹、日晒、雨淋的室外理货作业模式,将实现码头理货工人从“蓝领工人”向“白领工人”的转变,而且也意味着理货行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转型,能有效促进港口行业的转型升级发展。
智能理货系统还有很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据测算,全国拥有集装箱桥吊1300台左右,每台改装成本约50万元,技术转让潜在市场份额约6亿元,在运营成本方面,可节约人工成本至少50%以上,即每年可节约运营成本2亿元左右。目前,国家专利局已接受了该项目的专利申请,广州港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它在集装箱行业将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广州港集团副总经理张华介绍,多年来,广州港集团着力自主科技创新,推动港口转型升级、科学发展,通过引入物联网技术,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攻关,“现代汽车理货RFID智能管理平台”和“集装箱物流智能视频理货系统平台”的开发和应用,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