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整个航运业整体复苏缓慢的状况,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海上帝国》译者、美国北方航运基金中国区合伙人金海日前在接受专访时指出,航运业周期性特征显著,其在周期性寒冬中等待复苏,适宜长期价值投资。
金海称,近年来,波罗的海干散货运价指数一度从11000多点跌至290多点,尽管近期有回暖迹象,但仍未摆脱运力过剩、贸易增速放缓、破产威胁等多重挑战。
“这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国内需求不及国外旺盛,运外货较多,合同语言也多以英语为主,英美专业机构将掌握战略制定权、话语权、定价权、资产评估权和法律解释和仲裁权。未来数年,这个格局依然会延续。”金海说。
在金海看来,在航运业取得成功有多种路径,但玩家都必须抓住航运业的核心特点——周期性。航运业的周期性特点十分明显,造成这种周期性的原因在于船舶供需的变动。
在需求侧,世界经济、海运商品贸易、平均运输距离、不确定的危机、运输成本均等都是影响因素;在供给侧,行业受到全世界商船队的规模、船队的生产力、船舶建造、拆船和损耗、运费收入等因素影响。
“这是波动性很大的行业。周期性特点显著,再加上船舶资产价值巨大,在航运业获取收益需要长期稳定的现金流作支撑,因而这是一个适合长期价值投资的行业。”不过,金海指出,如何保证资产保值是一大难点。当行业处于低迷期,价值往往才会体现出来,而何时是低谷、何时是高峰,对判断力有十分高的要求。即使判断出来了,实际行动中也需要勇气和耐心。
“成功的航运投资通常需要马拉松运动员般的耐力,而不是短跑运动员般的爆发力。”金海认为,目前国内大多数航运企业和船舶企业缺少长期价值投资理念。
在船舶赚钱时出售船舶,在船舶赔钱时购入船舶,这是航运企业获取收益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在干散货船领域。金海认为,船舶资产正处于价值低位,看好船舶的投资价值。
金海认为,船舶管理存在结构性投资机会。在国外,船舶管理公司较为普遍,而在国内,船舶管理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由于缺乏经验和技术,加上人们对其重视程度有限,缺少专业的国际船舶管理人才,专业化和独立化不足。不过,船舶管理公司的发展需要以船员为支撑,而中国具备这个基础,因此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金海介绍,现在国内出现了一些公共船舶管理公司,但规模都不大,大多数是航运公司投资成立的下属公司,以自身的海务部门为基础,所管理的船舶主要来源于母公司的船舶或者兼营船舶管理业务。“没有独立化,便难以专业化发展。”
在大宗商品价格走势方面,金海认为,要基于大周期来看,同时要根据商品种类、地缘结构、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进行判断,“未来三年到五年,要做好准备。”
而对于贸易投资机会,金海认为,大宗商品价格以及汇率变化会影响贸易市场的发展方向,未来会存在结构性投资机会。“投资过程中要根据具体公司进行判断。我们投资船舶的标准很细化,会具体到租约、船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