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香港海运港口局公布今年首5个月累计货柜量754.5万箱,重夺全球排名第五,但较青岛港仅多18万箱,跌幅仍达10.9%。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郑天祥直言,在航道、码头用地及物流等硬设施被内地港口赶超的同时,香港港口在发展航运“软实力”方面也滞后,连交易所、国际仲裁院等高增值航运业都没有,未来不仅面临全球排名下滑的挑战,其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亦堪忧。
据香港港口2015年吞吐量数据,全年货柜吞吐量报2011.4万箱,按年下跌9.5%,为连续四年录得下跌,更创下13年新低,全球排名续下跌一位至第五名;退居上海港、新加坡港、深圳港、宁波-舟山港之后,其身后亦被釜山港、青岛港、广州港、迪拜港、天津港紧追。
值得关注的是,去年前十港口中,出现负增长的仅有香港港和新加坡港,相比新加坡港增幅为-8.7%,香港以-9.5%增速垫底。这也反映出在世界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以货柜中转运输为主的港口,面临更大压力。
与香港毗邻的深圳港,去年完成货柜量2420.4万箱,连续三年稳坐全球第三的位置。据数据统计,2013年,深圳港首次超越香港港,跃居全球第三,其后逐渐扩大与第四名香港港的差距,世界第三的位置牢牢站稳。而近年稳居第七或第八位的广州港,货柜量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并逐步在高增值航运服务业发力。
广州港务局透露,总规模达50亿元的航运产业基金已成立,广州航运交易所仅上半年完成船舶交易238艘次,交易额近7亿元。同时,广州航运交易有限公司与广州农商行等洽谈开发航运金融相关业务;并谋划成立广州航运结算中心,航运经纪行业亦新发展,已有5家企业完成注册,正式开展相关业务。
此外,耗资20亿元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交易中心,以实现交易、金融、保险、法律仲裁、经纪等港航业务“一站式”服务。而投资163亿元的港航商务聚集区,将在南沙港区选择1到2平方公里土地开发中央商务区,引入香港船东企业总部、国际采购企业总部。